【噤飛】新書上架
直到五十年後的今天才得以解密,一窺這段珍貴的歷史。
本書以多次親身作戰的何祚明少校為藍本,是一本最貼近歷史的改編小說,也是最戲劇化的歷史呈現。
每一位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你我,都不容錯過。
活動內容
內容簡介
★最高機密「空軍34中隊」解密後第一部改編小說
★暢銷書作者、九歌年度小說選作家林佩妤最新力作
★劉德華暢銷歌曲〈黑蝙蝠中隊〉原型故事人物
★作家「朱宥勳、黃庭鈺」、出版工作者「許婷婷」、一把青導演「曹瑞原」、航空史專家「傅鏡平」,跨域聯合推薦!
「我一定得去!但不一定回來。」二十年的深入敵境、出生入死,從如入無人之境,到次次生死交關,一共折損十五架戰機,犧牲一百四十七位特戰菁英——這是空軍史上犧牲最慘烈的特種部隊:空軍三十四中隊,人稱「黑蝙蝠中隊」。
「行動必須低調,任務必須完成,訓練必須嚴苛」,百位出色的飛行員經過嚴格培訓後,執行「不得攜帶武裝的飛行偵查任務」,在鐵幕中僅憑「精密電子設備、精湛飛行技術、夜幕低空飛行」生存,以此完成偵蒐、逃脫攻擊、誘敵自毀,也多次壯烈犧牲。
各方好評跨域聯合推薦
朱宥勳/知名作家
許婷婷/出版工作者
曹瑞原/《一把青》導演
黃庭鈺/知名作家
傅鏡平/航空史研究者
(依姓氏筆畫排列)
本書展現了好的歷史小說應當具有的種種質素:紮實的歷史細節考訂,卻不受困於細節,精心挑選最有文學感的切入角度;貼近史料來書寫,卻能以精煉的文字和老練的敘事手法,寫出既不凡、又普世的人情。一方面文字輕盈,一方面卻有厚實的技藝與史料,是平衡感一流的作品。(朱宥勳/作家)
黑蝙蝠中隊的故事是個傳奇,主角原型何祚明也是我景仰的英雄,本書以小說的形式,將黑蝙蝠英雄的故事以及內心的情感細膩描繪出來,呈現了那一代優秀青年投筆從戎,捍衛家國的豪情壯志,特別向軍事迷圈內外的讀者推薦這本書。(傅鏡平/航空史研究者)
作者介紹
林佩妤
2002年生,資深亮孩,現就讀臺灣大學社會學系。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、華文學生文學獎、紅樓文學獎、臺大文學獎等。作品入選《九歌112年小說選》。還沒長那麼大的時候出過一本書叫《長大後,不想忘記的事》。
從來沒想過會寫一整本關於戰爭的書,寫完了才發現戰爭離自己一點都不遠。
總編序
這一切,是關於六十年前的故事,十年前的緣分,以及幾百個日子的共同努力。
2013年,我們舉辦了「新竹市走讀營隊」,那是我們第一次認識黑蝙蝠中隊,也是第一次見到何祚明先生本人。
來自全國和海外的百位孩子,齊聚黑蝙蝠中隊博物館,將六十年前的驚心動魄帶上街頭,向世界朗讀這段不該被遺忘的故事。最精彩的部分,莫過於何祚明少校的現身。
孩子們看到的何少校,是一位身體硬朗、風度翩翩、幽默風趣的爺爺,奕奕神采和爍亮眼神,透著戰士的勇敢與氣度,現場所有大小孩,都沈醉在何爺爺的故事與風采中。
當下,我就暗自許了個願:有機會一定要把這段故事寫下來!
2022年,得知何祚明先生返台,我立刻與之聯繫並提到出版計畫,他不欣然同意,於是我邀請了兩位非常優秀的學生:佩妤、湄君,一位是成名甚早的少年作家,一位是多元發展的語創系高材生,我們決定以更貼近大眾的小說形式,把故事呈現在世人面前。
兩人花了兩年反覆採訪、資料蒐集、撰寫調整,克服眾多困難。所幸,成果非常精彩,不但寫出了時代的美麗與哀愁,更展現了人物與情節的獨特與魅力。
很開心、很榮幸,有生之年做出這本書,感謝何祚明先生和家人們的支持、傅鏡平老師的審稿、朱宥勳老師的肯定,感謝團隊的用心、感謝兩位愛徒的努力。
希望藉著這本書,讓不朽的蝙蝠戰士們,永遠翱翔在每一個人的感恩與記憶裡。
Ps.本書藏有許多寶物:手寫字出自何祚明先生之手,照片多為他的收藏,書後的年表亦是細心整理。一切,都留待讀者細細品嚐。
——亮語文創總編輯/彭瑜亮
試閱